织物勾丝性
织物勾丝性是指织物中纤维和纱线由于勾挂而被拉出于织物表面的现象。织物的勾丝主要发生在长丝织物和针织物中。它不仅使织物外观明显变差,而且影响织物的耐用性。
[编辑] 织物勾丝性的测试[2]测定织物勾丝的仪器有三种类型,即钉锤式、针筒式和方箱式(箱壁上有锯齿条)。勾丝性测试是先采用勾丝仪,使织物在一定条件下勾丝,然后再与标准样照对比评级。级别分为1~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编辑] 影响织物勾丝性的因素[2]影响织物勾丝性的因素有纤维性状、纱线性状、织物结构及后整理加工等。其中以织物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
1.纤维性状
圆形截面的纤维与非圆形截面的纤维相比,圆形截面的纤维容易勾丝。长丝与短纤维相比,长丝容易勾丝。纤维的伸长能力和弹性较大时,能缓和织物的勾丝现象。这是因为织物受外界粗糙、尖硬物体勾住时,伸长能力大的纤维可以由本身的变形来缓和外力的作用;当外力释去后,又可依靠自身较好的弹性局部回复进去。
2.纱线性状
纱线结构紧密、条干均匀的织物不易勾丝。所以,增加一些纱线捻度,可减少织物勾丝。纱织物比线织物易勾丝。高膨体纱比低膨体纱易勾丝。
3.织物结构
结构紧密的织物不易勾丝,这是由于织物中纤维被束缚得较为紧密,不易被勾出。表面平整的织物不易勾丝,这是因为粗糙、尖硬的物体不易勾住这种织物的组织点。织物勾丝现象比机织物明显,其中平针织物不易勾丝;纵横密大的、线圈长度短的针织物不易勾丝。
4.后整理
加工热定型和树脂整理能使织物表面变得较为光滑平整,勾丝现象有所改善。以上讲的主要是机织物。针织物与机织物组织结构不同,因此性质也有一定差异。针织物特有的脱散性、卷边性、歪斜性和横向延伸性,对针织物质量和服用性能影响很大,在原料和纱线捻度的选用及针织工艺设计上必须加以注意,以保持针织物的良好外观和服用性能。
[编辑]相关条目 织物悬垂性 织物折痕回复性 [编辑]参考文献 ↑ 姜怀主编.第十九章 织物的耐久性 纺织材料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08. ↑ 2.0 2.1 朱进忠主编.第十四章 织物的基本性能 纺织材料.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02. 来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E7%BB%87%E7%89%A9%E5%8B%BE%E4%B8%9D%E6%80%A7"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赏 MBA智库APP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 本条目相关文档 织物瑕疵 32页 AATCC 115 织物静电依附:织物金属试验 4页 AATCC 163 色牢度:留存染料转印;织物对织物 2页 氨纶弹力针织物编织工艺及织物延弹性研究 51页 织物的测试方法 2页 芳纶织物的载体染色 4页 织物项目策划方案 35页 土工织物粘土垫层 5页 土工织物粘土垫层 1页 织物生产中的颜色变化 3页 更多相关文档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页面分类: 纺织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织物勾丝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